|
全媒体记者刘晨 实习生李琛
7月20日至21日,教育部“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校企供需对接会安徽首场活动暨“百校学子滁州行”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07所高校的师生代表与滁州重点规上企业齐聚一堂,通过精准对接、实地探访、文化体验等多维互动,架起了一座连接高校英才与滁州发展的坚实桥梁。
产业之约,沉浸式体验创新脉动
在校企供需对接洽谈环节,高校师生与企业代表围绕半导体、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滁州“8+3”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展开深入交流。
上海中医药大学就业办何老师带着今年刚毕业的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小吴,直奔生物医药企业展位。一番交流探讨后,小吴向九华华源药业、通用生物等企业递交了简历。提到在就业时优先关注的问题,小吴说:“我首先希望继续做实验室工作,其次薪资待遇和相关补贴也是我重点考量的因素。”
“这几年滁州医药行业发展快,离上海也近,有的企业和我们学校专业比较对口,学生也很感兴趣,已经和多家企业达成初步意向。”何老师表示,“希望企业招聘更常态化,政府多搭建这类面对面平台,让学生有更多了解企业的机会,也让企业能精准发现人才。”
在活动现场,我市向广大高校代表宣讲了涵盖购房补贴、人才公寓、生活补助等全周期的人才政策“大礼包”,并隆重聘任20名高校优秀学子为首批“滁州城市青年合伙人”,向全国英才发出诚意邀约。
为了让广大学子更直观感受滁州产业脉动,活动精心安排了重点企业参访。学子们分组走进天合储能(滁州)有限公司、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等新能源、半导体领域的龙头企业。企业通过全景讲解、技术展示和现场答疑,充分展示了滁州先进制造业的活力与创新氛围。
在天合储能,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师李劲松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见如故,热烈交流并互留联系方式:“我们实验室用的就有天合的产品,今天有幸到企业参观,感觉滁州产业与我们专业契合度极高,未来在产品供应和产学研合作上都大有可为。”
东北师大2025届滁州籍毕业生谭旭冉参加活动后惊喜地表示:“以前只知道家乡有家电、食品这些传统产业,没想到新的产业也如此蓬勃!”
文化之约,与千年亭城深度邂逅
活动前夜,一场“滁州市大学生艺术文创集”的青春盛宴在遵阳街历史文化街区让远道而来的学子们与滁州的“第一面”涌动着浪漫和激情。
夜幕下,青年乐队LIVE、歌舞非遗表演燃爆舞台,“遇见王阳明·诗韵接力”飞花令诗意上演,“遵阳光影展”用120幅影像记录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还有踢毽、投壶、“镖王争霸赛”、凤画、剪纸、漆扇DIY等互动体验项目,让青年学子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文化魅力,加深了对滁州的了解。
探访醉翁亭研学课堂,更为活动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色。得知眼前绿意盈盈的梅树是千年前欧阳修亲手栽植,众多学子情不自禁出声赞叹,对滁州的深厚文脉有了切身体会。
河南中医药大学高老师在观摩了融入凤阳花鼓、果核雕刻等非遗元素的精致文创后,深受启发:“这些地方特色文创做得很棒!我们做中医药文创和劳动教育,时常思索如何让学生动手做出既有中医药特色又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这次滁州之行给了我很多灵感,拍了不少照片回去研究。”
短短两天,“百校学子滁州行”活动为全国高校英才打开了一扇深度了解滁州产业实力、政策环境与城市魅力的窗口。从遵阳街的青春律动,到洽谈桌的供需探讨,再到生产线上的科技震撼和醉翁亭下的文脉浸润,活动不仅促成一批就业创业的萌芽,激发学子们选择滁州、扎根滁州的热情,更在高校、地方与企业间架设信任与合作的桥梁。这座敢为人先的“亭城”,正以其蓬勃的产业生态、暖心的人才政策和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向青春发出最诚挚的邀约。
|
|